第361章(2 / 2)
县学,是供考过童试的生员读书之地,里面的学生,便是俗称的“秀才”。
县学的录取标准只看童试而不分年龄,故而就会出现天才少年与屡试不中的老秀才做同窗的情景。
但大多数人并不会有科考一生的毅力,几次不中之后,便会另谋营生,有县学生员的名号,当个教书先生倒也容易些。
江宁府科考之风盛行,故而县学也更加完备,生员是按照入学年限分了班的,一路走来,倒是有些现代校园的感觉。
胤礽并未打扰他们上课,只是在门外站了一会儿,听了听县学先生的课。
虽然教学方法有所不同,但大体还是为了科举进行的应试教育,内容与他在其他县学听到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胤礽并不想去评价这种教育模式到底对不对,只是觉得其实可以更灵活些,给偏科的人才们也留一条出路。
现代高考还能自选分科呢,更何况是朝廷选仕,就像是于准这样在经典上没有什么天赋却对刑名有兴趣的生员,若是能有单独的选拔考核,通过后选任相关的岗位,或许反而会更加专业。
科考是国策,胤礽不敢擅动,他琢磨的是荫生这一块。
这些以家世入仕的人大多是靠打点来选派官职,只看地界是否优渥而不在乎所任官职是否合适,若是能在选任之前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以能力来分配岗位,或许是个可能的办法。
回到西园后,胤礽便对康熙说了这个想法。
康熙琢磨了一下:“你想要人尽其用是好的,但荫生不比科举,本就是以家世入仕,你想让他们不在意门第,以才学取官,恐怕很难保证公平。”
既是以家世入仕,那选派的时候自然就要考虑家世背景能带来的影响,否则全都叫去科举便是了,又何必非要另开一个入仕途径呢?
特别是八旗子弟,大多都不会去科举,而是走荫生,他们凭的是祖辈的荫庇,许多都是名为选派实为继承,若换一个人,哪怕是再有能力,不能服众,也是枉然。
康熙耐心的给胤礽讲解其中的门道,胤礽听罢后叹气道:“果然是我天真了。”
这本就是个子继父业的时代,他自己都是凭借嫡子坐上太子之位,生而就拥有这世间最尊重的前程,又如何去跟其他人谈公平呢?
康熙瞧见儿子蔫了,失笑道:“你这想法是好的,其实与科举一样,是想给有能力的人一个入仕的机会,虽不好大肆开展,但就像你所言,在一些特殊的衙门可以试着用一用,只不过这样的官职通常微末,荫生们未必能看得上眼。”
“既是微末,那便不拘于荫生了,”
胤礽眼前一亮,“若是县学生员均可参加,也算是科举之外的一条出路,荫生们看不上的,寒门学子说不定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