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2 / 2)
康熙挑眉:“朕创建织造署难道不是开源?”
胤礽眨了眨眼睛:“赚自己家的钱总是有数的,您就不考虑考虑往海外发展一下?之前荷兰说要通商那事,还有商量的余地不?”
年初的时候,荷兰曾派人送来国书,希望能建贸易港,与大清通商。
朝中对此事的分歧很大,以索额图为首的一派强烈反对,认为此举乃是荷兰意图侵略大清的前兆,必须扼杀在摇篮中,还提出了要禁海等一系列举措,气得胤礽偷偷跑到他家里,将他最喜欢的一树腊梅尽数折了,将花枝分给了全宫上下。
这种闭关锁国政策遗祸数百年,没想到竟然是索额图率先提出来的,就这还想当太子太师?
能教出他什么好来!
由于胤礽强烈反对,康熙便暂时将这件事给按了下来,也不说同不同意,只说时机尚不成熟。
胤礽之前一直没想明白,康熙口中的时机到底是指什么,如今却有所猜测——
康熙不是不愿意与西方通商,但这贸易港的选在哪儿,却是十分值得细想的。
有一点康熙是认同索额图的,那就是不能让西方人大量进入大清领土。
康熙自幼便接触西方的传教士,但却是严格禁止他们在大清传教,因为他深知西方思想观念与中华文化截然不同,若是大肆传播,只怕会动摇大清的根本。
所以即便胤礽坚持,他也不会同意荷兰人建港口,更不会同意荷兰人提出的划出一块贸易区供他们往来商人居住的要求。
若当真要进行海上贸易,那康熙宁愿兴建海船,遣人赴西方进行交易,虽然承担的风险更大,但却也更加稳妥。
这次台湾之战,不仅仅是为了□□,也为了实验新下水的战船的威力,以便为后续通商做准备。
这些考量康熙是故意不与胤礽细说的,就是要看他自己能不能想明白,而胤礽思索许久,终于悟到了些门道。
“咱们肯定不能让荷兰人修港,但咱们可以自己建贸易港,让大清的商船停泊,也可以作为他们从国外带回的商品的集散地,”
胤礽往地图上大清西南更远处比划了一下,“这次台湾海战之后,咱们的战船便可以尝试着远航,正好可以承担护卫的任务,以朝廷的商船先行,先打通南洋地区的商路,划定航线,到时候水师不必时时护送,只要一直沿途训练,即可保证大清商船的安全了。”
“至于荷兰通商的请求,在我们的船有实力航行到荷兰之前,可以将贸易地点定在南洋,之前不是听说此处有汉民吗?若是能将他们暗中收归,倒是更能保证贸易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