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我以为传统贵族家庭出身的孩子不喜欢这种大众流行。”
“你看起来也不像是会特地买罗朱电影票的人。”恺撒调侃他,“也不是喜欢,就是得看。那时学院开一门必修课,讲修复潜意识创伤的,我构筑的梦中梦怎么也过不了关,老师说裂隙太多,不够圆满。我不服气,在礼堂里一坐就是一天,就想看看那些拿着摄影机的人,到底怎么造梦的。”
话还没说完,头顶的灯便熄了。幽蓝的光束分开尘埃,银幕亮起。这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剧情设置上忠实原著,舞美和服化道则是极简主义,中世纪背景和家族世仇在三言两语中带过,男女主角的心理戏成了表演重心,加之镜头调度颇具电影感,简直完全过滤了原作的宗教政治隐喻,将其改写为关于永恒错过的当代寓言。尽管看过起码十个版本的现场演出,也跟主创有着或公或私的来往,眼前的“庶民文艺”,仍然赢得了恺撒的目光。大概是因为,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屏幕上,他才能忽略身边的楚子航。
他在紧张。前排男孩靠在了女孩的肩膀上,脑袋毛茸茸的好像栗子,后排情侣用气声说话,抬起的鞋尖踹到了他的椅子。简直荒唐,恺撒·加图索风度翩翩,满腹讨人喜欢的经验,然而面对楚子航,他却在紧张。
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敌不动我不动,路明非口授的十四字诀犹在耳畔,据说改编自中国游击战争的经验,此刻敌人正经危坐,他只能按兵不发,老老实实去看电影。这种完成作业的感觉,倒真像读书时坐在礼堂观影。隔壁系搞梦境分析的老师给他们打比方,摄影棚是梦工厂,电影是白日梦,观影过程中,观众困坐在椅上,只有眼睛能随摄影机移动。在这里,摄影机发挥的作用,相当于行动专员发挥的作用,让别人看见你想他看见的东西,认同你想他认同的对象,接受你想他接受的故事。所有的欲望都以一种错认的方式唤起,所有的矛盾都被避重就轻地置换,观众却可以得到想象性的圆满。
那时恺撒年轻气盛,加上身为业内人士,总觉得沉湎其中太没出息。认真钻研一周,终于拆解原理,造出相似的梦境,拿到了a+的评分。然而今天他却看进去了。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是维罗纳城的世仇,蒙太古家的罗密欧混入凯普莱特家的假面舞会,却被盛装出席的朱丽叶捕获了全部目光。他暗叹自己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穿越舞池中眩目的彩灯,来到朱丽叶面前,两人一见钟情。一个唱:“要是我这俗手上的尘污,亵渎了你神圣的庙宇,这两片嘴唇,含羞的信徒,愿意用一吻乞求你宥恕。”另一个答:“信徒,莫把你的手来侮辱,这样才是最虔敬的礼数;神明的手本许信徒接触,掌心的密合远胜亲吻。”
此处的台词未经改动,用的就是莎剧原文。恺撒对后面的剧情一清二楚,两人摘下面具就是仇人,而这明媚的起调将伴随整串悲剧:在他们舍弃姓氏、秘密结婚的当晚,罗密欧为替好友复仇,杀死朱丽叶的族兄,被迫流亡他乡。朱丽叶被父母另配旁人,只好用假死之计,藏进棺材脱身。罗密欧错以为真,自尽墓前,朱丽叶一觉醒来,发现爱人死在怀中,于是决然自刎。
而此时的罗密欧对命运一无所知,他只是轻声道:“我要祷求你的允许,让手的工作交给嘴唇。”朱丽叶的表情在假面背后,唯独一双眼睛幽幽闪烁:“你的祷告已蒙神明允准。”
罗密欧于是贴近她的脸:“神明,请容我把殊恩首领,这一吻涤情了我的罪孽。”留下朱丽叶低低地叹息:“可你的罪却沾上我的唇间。”